我們曾否看過此一教會徽號(church symbols):十字架的四個區塊分別寫著四個拉丁文的起首字母VDMA?有人曉得它們代表哪四個拉丁文嗎?它就是Verbum Domini Manet in Aeternum,翻譯成中文就是今天短講的主題:「主的道永遠長存」“The Word of the Lord Endures Forever.”。它是信義宗在教會改革運動(Lutheran Reformation)的座右銘,也是對上帝聖道長存的力量與權柄充滿信心的告白。
1522年它以徽號的方式首次出現在馬丁路德(Martin Luther)的保護者諸侯智者腓德烈(Frederic the Wise)的宮廷內。智者腓德烈將它縫在自己和僕人所穿的宮廷正式服裝的右邊袖子上。他的後繼者們也持續並廣泛用於旗幟、武器以及制服上,例如:當時製造的錢幣、教會的時鐘、騎士的頭盔。這似乎在發揮強烈的提醒作用,我們可以從這座右銘的出處《彼得前書1章24-25節》來探究它的重要性。
主的道至關重要,能使靈魂甦醒並且永遠活著!《彼得前書1章23節》描述人世間的事物無法使人重生,讓人聯想到上文《彼得前書1章18-21節》,表達「你們蒙了重生」、「你們得贖」皆在指明如今「成為上帝所救贖的兒子身分」,不是由於「能壞的種子」,對照18節所出現「能壞的金銀等物」,相較於銀子容易氧化,金子可算是最為穩定、價格昂貴的金屬,但連它也無法買贖人墮落的靈魂,因為它們只具有「迅速終結、無法永存」的特質。同樣,若想要靠我們祖先所遺傳、教導的行為來得救呢?聖經證實,那也是「虛妄」、「毫無助益」的!那該怎麼辦呢?人類還有希望嗎?《彼得前書1章23節》告訴我們,唯獨從神而來的基督才能使人得生,「乃是不能朽壞的種子」,同樣對照上文19節「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,如同無瑕疵、無玷汙的羔羊之血」。這向我們指明了,「重生」唯獨靠賴基督所完成的救贖大功。因此,《約翰福音1章29節》施洗約翰看見耶穌前來時,也大聲疾呼:「看哪,神的羔羊,除去世人罪孽的。」憑藉神子耶穌所獻上的寶貴之血,為世人付出罪的工價。此外,基督又從死裡復活、升天,且永遠坐在上帝的右邊,更是完全彰顯這救恩「不能朽壞」、「存到永遠」的屬性。
既然這救贖的工作已經完成,它要如何持續發揮它改變生命的功效呢?勢必得透過所謂的工具(the means)。聖道是上帝所使用的拯救工具《彼得前書1章23節下》:
1.上帝的道是活潑的:扎人內心,使人認罪悔改、催促人行善。
2.上帝的道是常存的:基督曾說:「天地都要廢去,我的話卻不能廢去!」(馬太福音24章35節)。
3.上帝的道:因著聖靈永恆的力量必會帶出生命與救恩。
4.上帝的道無可比擬:《彼得前書1章24-25節》一切都必消逝,唯獨聖道永存。
舊約先知早已言明此一真相,在此使徒彼得引述《以賽亞書40章6-8節》,沙漠的乾燥空氣在五月分左右可以於48小時內把綠色的鄉村美景變為棕色如同沙漠般的曠野之地。人世間所誇口的榮華富貴,不也如此?俗語:「錢財乃身外之物: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!」更何況人能活到幾時,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惟有上帝的道是永遠長存並帶給我們真實盼望,《彼得前書1章25節上》上帝的道以數種形式長存:口述的(oral form)、成文的(written form)、聖禮的(sacramental form)以及成肉身的(具體化incarnate form)!尤其以最後者為一切的基礎,上帝的道正是以上述幾種形式時常滋養我們的靈魂。《彼得前書1章25節下》主的這道就是口耳相傳關於耶穌基督的好消息,聖道中的「律法」(道德規範、道德勸說)各種宗教與民間信仰皆有,唯獨傳講「福音」(好的消息)這件事是基督教會的專屬特權!
「救恩之聲」有別於地上其他的聲音!世上有「美國之音」(Voice of America)、「德國之聲」(Deutsche Welle)傳播政治新聞、人道關懷、文化保存、甚至氣候變遷等議題。「救恩之聲」(Voice of Salvation)的中英文名稱所要傳遞的實質內涵,不外乎就是神活潑、常存的道,這道就是有關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犧牲自己,以命換命的真實好消息,期盼它繼續發揮上帝所賦予的神聖使命。無論經過多少個50年,無論它的果效是明顯可見,或暫時隱藏,都記得「惟有主的道是永遠長存的」!
祈禱:天父,為著祢福音的恩賜,我們感謝祢,藉著祢的兒子,我們被重生、蒙赦免並被賜與永生。願我們為祢無限的仁慈理所當然地讚美祢。阿們!